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齐鲁信息网 瀑布流 知识库 查看内容

肺结核历史及病因

2023-4-19 09:49| 发布者: 齐鲁| 查看: 33| 评论: 0

摘要: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世界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意大利和埃及。我国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2100年前的女尸发现肺上部及左肺门有结核钙化灶,说明生前是一个肺结核病患者,这是我国有证可查最早的 ...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世界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意大利和埃及。我国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2100年前的女尸发现肺上部及左肺门有结核钙化灶,说明生前是一个肺结核病患者,这是我国有证可查最早的肺结核患者。《金匮要略》论虚劳就有“马刀夹癭者,皆为劳使然”的描述,即属于现代所说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之类病症,可见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已指出肺结核与周围淋巴结核的关系,淋巴结结核是肺结核常见的合并症。汉至唐代认为本病具有传染性,隋唐肺痨流行猖獗。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初步认识到结核病是一种家族性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元代葛可久所著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十药神书》,记载十首治疗虚劳吐血要方,为肺痨的系统化用药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医家意识到肺痨的治疗与患者的营养条件关系密切,故《痰火点雪》中详述了各种适合肺痨患者食用药膳食材,如獭肝、鳗鲡鱼、鳖肉、猪肚、猪肝、羊肉等,也和我们当今提出“肺结核患者饮食要补充优质蛋白”思路吻合。

实际上结核杆菌已经在地球存活了近千年,即使人类已经研发了多种抗生素,依然没有灭绝它们,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从17到20世纪,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曾经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杀手”之一。我国也有“十痨九死”之说。它曾击垮很多名人,有写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浪漫诗人雪莱、有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的肖邦、也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作家鲁迅,还有被称为“人间四月天”的才女林徽因。结核病在历史上是患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之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对结核病的治疗也只是休息、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营养等间接疗法,疗效不足25%。通常肺结核患者面色苍白、身形消瘦,正好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而午后出现的潮红又为肺结核患者苍白的脸上增添了红晕,看起来异常优美。因此,那时得肺结核曾经被认为是“时髦”和“美丽”。所以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肺结核的身影,《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小说中结核病又给玛格丽特增添了一份光彩和神秘气息;《简爱》女主人公简在孤儿院好朋友海伦这个善良的女孩最终因身患肺结核去世。

1882年3月24日德国著名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宣布发现了结核杆菌。1965年,法国学者Sylvius根据解剖了死于所谓“消耗病”或“痨病”人的尸体,发现肺脏及其它器官有颗粒状的病变,根据其形态特征称之为“结核”(Tuberculosis consumption tuber块茎,结节)。自此,结核的名称被延用至今。结核杆菌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侵入人类身体,其中以肺结核最常见,多通过飞沫传播。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后,如果抵抗力足够强大,可以终身不发病,但一旦免疫力下降,潜伏在体内的结核杆菌就要发病了,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发热、盗汗、乏力、消瘦,有些会出现咯血、胸痛,甚至呼吸困难。一般痰液中查到结核杆菌就可以确诊,但活动性肺结核的痰检阳性率仅为30-50%,所以经常需要胸片、胸部CT等影像学协助。而肺结核的影像学常常缺乏典型征象,很多医生喜欢把结核杆菌称作“善变的妖魔”,就是因为它可以模仿各类病变,比如普通肺炎、真菌感染、肿瘤性病变等,极其狡猾。

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系列抗结核药的相继问世,如1944年的链霉素、1949年的氨柳酸(PAS)、1952年的异烟肼、1965年的利福平等开辟了结核病化疗的新纪元,疗效提高到90%。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直接面视下的督导化疗(DOTs)使得结核病患者在6-8个月的治疗期间接受规范的治疗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结核病治愈率。曾经“谈痨色变”的肺结核治疗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跨越。而我国的结核病诊断率和治愈率也在明显提高,死亡率逐年下降。 [5]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为人、牛、鸟、鼠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齐鲁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GMT+8, 2024-3-29 18:33 , Processed in 0.0807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