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名制推了这么多年,为何依然难管? 近几年,“实名制管理”在建筑行业成为高频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早在2019年就明确提出,建筑工人要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确保项目人员信息透明、可查、可追溯。但即使到了2025年,很多一线工地依然面临着“实名制难落地”的问题。 这不是没人做、没人管,而是现实中有太多“最后一公里”的障碍: ● 表格建好了,工人却不配合; ● 信息系统上线了,现场人员不会用; ● 数据录入了,但现场无法验证真假; ● 做了实名制,但发生意外时依然无法第一时间找到人。 实名制,不该只停留在电脑里的Excel表格、系统截图里,而是应该真正走到施工一线,走到每一个工人身边,变成一个简单、可靠、便捷的管理工具。 二、安全帽,是实名制最容易落地的载体 在众多实名制管理手段中,“二维码帽贴”成为不少项目部的新选择。 “每位工人都必须戴安全帽,那就把他们的实名信息贴在帽子上。” 通过一个简单的二维码贴纸,把原本分散在表格、证件、手机APP里的信息集中在一个扫码可见的页面上,实现真正的“人-证-岗”统一管理。 为什么这一方式能在一线快速推广?原因很简单: ● 不改变原有习惯:不需要工人多做额外操作,不需要额外设备,普通手机就能扫; ● 不用依赖工人主动配合:安全帽是硬性要求,贴上二维码,自然带上信息; ● 不增加现场工作负担:不需要培训系统使用,扫一扫就能查,谁都能用。 三、一个二维码,一线管理刚刚好 在实际使用中,一个二维码帽贴可以展示多种信息,全面覆盖了实名制管理的关键需求,真正将“人、证、岗”三者整合在一起,做到工人带着帽子上工,管理者带着手机巡检,一扫就知一切: 1. 身份信息: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照片、所属单位、工种等,是实名制的基础。 2. 资质证明: 如特种作业操作证、安全培训记录、入场教育等,是否具备上岗资格一看便知。 3. 应急信息: 紧急联系人、血型、过敏史、所属班组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在突发事件中极其关键。 1. 批量制作,快速部署 对于动辄几百上千人的工地来说,如何高效生成和分发二维码是个大问题。草料二维码支持通过 Excel 批量导入工人信息,一键生成二维码批次,并批量打印成贴纸。不需要技术基础,也不依赖专用硬件,办公打印机就能完成。 项目启动初期,只需短短一两小时,即可完成全体工人的信息绑定和贴纸发放,不影响进场进度。 2. 设置权限,信息安全可控 很多项目管理者担心实名信息泄露,尤其是涉及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资质证书等敏感内容。 草料平台支持多种信息展示权限设置—— 查看权限:可设置只有企业内部员工才能查看,防止外部人员获取敏感信息。 数据隔离:可按照项目、部门、分公司等任意方式设置分区,各分区之间数据相互独立,互不可见。 3. 信息随时修改,动态维护更灵活 在实际施工中,人员流动频繁、岗位调整常有发生,原本一张贴纸一改信息就得重做。而草料的二维码贴纸无需更换二维码,后台修改信息后,前端扫码页面即刻同步更新。 工人换了工种?资质证书更新了?调到其他班组?管理人员只需登录后台修改,全场统一更新,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数倍。 四、真实场景中的落地案例 在广州某大型住宅建设项目中,承建单位尝试使用草料二维码进行实名制帽贴管理。项目部管理者告诉我们:“我们原来也用Excel和APP做实名制,但到了现场根本没人查,大家都嫌麻烦,数据也是建了又弃。” 自从给每位工人贴上二维码帽贴后,情况有了明显改变: ● 安全员每天例行巡查,只需要手机一扫,就能确认该工人是否为实名登记、是否有相关证件; ● 项目部不再频繁打印、携带工人档案纸质资料,应急联动也更迅速; 总结 我们并不认为二维码帽贴可以解决所有实名制问题,它更像是一个连接点,将“后台的实名档案”连接到“前线的实际管理动作”上。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随身档案卡”,它的优势不是系统多强,而是落地够轻、使用够快。 实名制的最终目标,不是建个表,不是装个系统,而是: ● 在出事时,能第一时间知道这个人是谁; ● 在巡查时,能快速核验他是否持证上岗; ● 在管理时,能清楚他来自哪里、做了什么。 如果这些,扫码帽贴能做到,那它就不只是一个二维码,而是让实名制“落地”的关键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