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8|回复: 0

跑步:跑得快慢不重要 身心皆安才最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天前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1万

    主题

    35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4262
    发表于 2023-8-7 10: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夏天格外热且暴晒,这对跑步的人而言,是考验。考验的不仅是热,还要面对因为天热而显现的心率更快问题。不少小伙伴为此困惑:不论赶在早上暴晒前,还是等太阳落山再去跑,一迈腿心率就飙升得很快,下雨天也不例外,只能降速,越跑越慢,于是开始各种怀疑和纠结……快慢其实不必纠结,它都是相对的,只要是适合你自己身体状态的,都是好的。

    跑步是一种状态训练,更是一种结果

    在比较正确的监测情况下,如果因为天气热,同样的心率,你的配速低了,那就说明你目前的身体状态能承载的跑步状态就是这个状态,顺势调整就好,按这个心率和配速去跑,快和慢都是相对自己的身体状态的,不用纠结。

    从某种意义上说,跑步是一种训练状态,更是一种身心的训练结果——一方面,体现你当下身体的各项能力,是当下身体素质的综合反应;另一方面,体现你在训练“身”的同时,是否也在驯服自己的“心”,你是否在跑道上学会了专注和珍惜以及从容,对跑“道”有了更多的理解,接受顺势而为,理解专注和坚持,种下好的“因”,训练自己更好地去和人生和生活相处,和太极、瑜伽、武道等一样,这是跑“道”所在。

    关于跑步的这个认识,适用于处于跑步各个阶段的你——无论多快多慢,和你的身体能力匹配就好,你会在坚持中迎来进步。无论多快多慢,跑步不止是训练身,更是驯服自己的“心”,在跑步中去抵达自己该有的样子。

    变得更好是跑步的目标,但要循序渐进

    对那些跑着跑着开始怀疑自己跑太慢的普通跑者而言,首先是恭喜。说明你的坚持已经到达了一定程度,你跑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训练效果——如同学习一样,你只有处在进步的阶段,才会发现你自己不懂的东西反而更多了。在你开始纠结自己是否跑得太慢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过了艰难的初始阶段,已经有余力去关注自己是否能更快一点。此处给你点赞,更好是跑步训练的目标,但别忘了,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儿。

    不妨让我们回头想想,我们是怎样开始跑步的,即初心是什么。包括我在内,大多数人开始跑步,是基于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一初心。就我理解,这里有三个层面,一是改变当下的身体状态,让身体由亚健康变健康;二是改变当下的精神状态以及处理事情的思维逻辑,身体是基础,决定你的精神状态,身体好了,身心才会是一种积极、正向看事的状态;三是让身心回到你该有的良好状态,不止是健康,而且是更好、更年轻。拿因饰演纣王而再度走红的费翔来说,很多评论都在赞62岁的费翔的胸肌、身体状态,可你想到没有,也许,这就是62岁该有的样子!

    所以,在变好的路上,一定要能接得住变好的过程,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能力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就像登山一样,一步一步往前,每一步都踩得稳稳的扎扎实实的,而不是跨步或者跳着往前。否则,你要么在过程中提前透支了往前的能量和信念,要么就在过程中因能力不够“崴脚”受伤。循序渐进法则本身就是跑步中需要习得和训练的一部分。我们不急,一步步踏实往前,把自己身心稳稳地训练好,抵达该有的状态。

    跑步训练需要努力,更需要方法

    关于跑步快慢等疑问和纠结,其实是如何看跑步训练的问题。跑步需要努力,更需要方法。所有的方法背后,身心皆安是第一条。

    如何跑?如何训练以抵达更好的自己?需要讲究方法,讲循序渐进,讲科学,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关于跑步训练的方法比比皆是,你要注意甄别,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总的来说跑步方法有千万种,核心还是离不开以下几条:第一,要循序渐进;第二,要注意跑休结合;第三,初跑者一定要注意跑量、配速和自己的身心匹配,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或者盲目追求跑量和速度,可以从“跑一休一”即隔天跑开始,每次跑够40分钟,以能正常说话聊天的速度跑,不用在意能跑多快和多长距离。第三,等身体一步一步进阶后,相应地增加跑步时间和距离,日常训练可以跑到1个小时,周末可以加一个长距离训练,跑步的频次也可以从“跑一休一”调整到“跑二休一”。第四,当你有能力跑10公里,或者跑得更快的时候,请关注心率,尽可能保持低心率跑,即同样快的配速心率尽可能低一些,如果你一跑快,心率就高,那就老老实实练心率,练心率的办法是卡(180-年龄)心率,小步快频(步频190)跑。

    所有方法的背后,核心是身心皆安,即训练强度和你的身体能力匹配;内心要安定从容,不纠结。五千年前《吠陀经》里有关对“瑜伽”的定义:即自我约束、自律。万宗归一,放到跑步上也是如此,自我约束和自律不仅是对生活习惯,跑步训练的坚持,更是对跑步训练的度的把握,即你的训练,一定要和你的身心能力匹配。

    你跑过的步,不仅仅反应在跑道上,还反应在你对自己,对孩子,对父母,对家庭,对工作,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上。换句话说,你跑得怎样,不仅是在跑道上会有所体现,你不跑步的时候的言行举止,你的处事态度无不真实地显现你跑步的状态。你练得如何,跑得怎样,都呈现在你当下的身心状态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齐鲁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GMT+8, 2024-6-3 01:58 , Processed in 0.14136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